第四章:致命陷阱线上正规配资
秋分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账本上割出一道道金刃,恰好劈在红笔圈住的“260000”上。
宋明辉用橡皮擦反复蹭着旁边的“诉讼费抵扣”,露出底下“执行款截留”四个歪歪扭扭的字,纸面起了毛边,像块被啃烂的良心。
他的高仿阿玛尼袖口沾着咖啡渍,上周刚用这袖子擦过伪造银行流水的打印机,墨粉在布料上洇出片灰黑色的云,遮住了袖口内侧娘缝补时留下的细小花纹——那是她用玉米穗图案的线绣的,现在却被欲望的污渍盖得严严实实。
桌角的铁皮盒里,娘炒的玉米花还剩小半袋,碎渣从纸缝漏出来,在账本边缘堆成一小撮,像撒了把细沙,硌得他看数字时眼睛发涩。
“宋哥,张大爷说只收到十万。”
陈雪捏着银行回单的手指在抖,回单上“法院执行款专户”的红章还带着油墨的腥气。
展开剩余85%她身后的文件柜抽屉没关严,露出捆用橡皮筋扎着的银行卡,“陈雪”“林晓雨”“王建国”的名字被签字笔描得发黑,磁条磨损的纹路与宋明辉修改合同的钢笔划痕惊人地相似——这是她今早对比《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》第45条时发现的,禁止出租账户的条款被她用荧光笔涂成了刺眼的黄,旁边压着张她父亲的死亡证明复印件,“2018年7月15日,因高利贷逼债坠楼”的字样被泪水泡得发皱,纸页边缘还沾着点当年玉米地的黄土。
宋明辉猛地合上账本,人造革封面的脆响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。
“上个月张寡妇离婚案,我垫了16万诉讼费!”他故意把“16万”吼得震耳朵,领带夹上的假钻石晃得人眼晕——这玩意儿和他那只“劳力士”一个价,都是9块9包邮,背面“假一赔十”的刻字硌得锁骨生疼。
他没看见陈雪翻开的笔记本,第37页写着:“《律师法》第40条:不得侵占当事人财产”,字迹被指甲划得变了形,页边空白处画着片玉米地,是她凭记忆画的老家模样,玉米穗上还歪歪扭扭写着“真实”两个字。
手机在桌面震动,王总的名字跳出来时,宋明辉的喉结滚了滚。
“邻省建材厂那两千万的案子……”他指尖在屏幕上画着圈,把“2000万”写成“20000000”,多出来的零像根尖刺扎在玻璃上。
电话那头的王总倒抽冷气:“上次老李的房子就差点……”
“格局!”宋明辉打断他,摸出张泛黄的名片,“我托人认识的退休李法官,在邻省法院人脉硬得很。”
他没说这名片是花五千块从看守所门口的“中介”手里买的,边角还留着可疑的污渍,名片背面被他无意识画了个玉米,穗子歪歪扭扭,像在提醒他别忘本,可他早就把这话抛到了脑后。
三天后的邻省法院立案大厅,宋明辉的皮鞋后跟又掉了块皮,露出里面印着“处理品”的纸板。
他把伪造的借款合同拍在窗口,借款人签名的“捺印”是他用印泥摁的大拇指,指腹纹路被PS磨平了半边——这违反了《民事诉讼法解释》第104条关于证据真实性的规定,他公文包里的副本上,这条文被折得像只随时会飞的纸鸢,旁边塞着包没开封的玉米糁,是娘非要他带的“养胃”,包装袋上“玉米之乡”的字样被他用马克笔涂掉了大半。
“转账记录有问题。”书记员推了推眼镜,指尖点在“2023年2月30日”上,“这日期……”
宋明辉赶紧掏出信封,五千块现金的边角从西装内袋戳出来,像根心虚的尾巴。
书记员接过信封时,突然凑到他耳边,声音压得很低:“最近省高院在查虚假诉讼,你这案子最好再补点真实流水,上次有个律师伪造的转账记录被鉴定出DPI值不对,直接被带走了。”
宋明辉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却强装镇定:“法官您看,老国企的财务系统落后,输错日期常有的事。”
他瞥见对方桌角的《电子数据鉴定指南》,第17页“DPI值异常识别”的标题像只瞪圆的眼,下面标注着“哈希值校验可锁定篡改痕迹”,墨迹新鲜得像刚写的,看得他手心直冒汗。
走出法院时,王总的微信红包弹出来,“200000”的数字在阳光下泛着油光。
宋明辉盯着盘算:够换只真劳力士,再给老家盖两间瓦房。
他刚把红包收下,手机又弹出条消息,是中介发来的:“老李被抓了,供出不少人,你小心点。”
他心里一紧,赶紧把聊天记录删掉,却没注意身后穿风衣的男人正举着手机,镜头里他的背影与建材厂律师团队提供的“重点监控人员”照片重合——那人胸前的律师徽章闪着冷光,与宋明辉领带夹上的假钻石形成刺目的对照,男人的公文包里露出本《套路贷典型案例汇编》,封面印着“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第5期”,书页间夹着的书签是片干枯的玉米叶。
“皇家一号”KTV的包厢里,水晶灯的光在酒液里碎成星子。
李法官搂着宋明辉的脖子灌酒,酒是从抵债仓库拉的,标签上的“2008年”被改成了“1998年”,墨迹还发着潮。
“老弟这案子……”话没说完,法官的手机炸响,省高院审判监督庭的号码像道惊雷劈在屏幕上。
李法官的脸瞬间惨白,酒杯“哐当”掉在地上,红酒溅在宋明辉开裂的皮鞋上,像朵烂在泥里的花。
宋明辉的心跳突然加速,他想起书记员的提醒、中介的消息,还有自己伪造的那些证据,冷汗顺着后背往下淌,浸湿了衬衫里的玉米穗绣纹。
茶几底下,陈雪偷偷放的录音笔正对着他们,旁边压着半根玉米棒,是服务员没收走的,玉米粒上还留着齿印,像在无声地控诉。
陈雪的微信消息一条接一条跳出来,红色感叹号刺得人眼睛疼:
“检察院查了张寡妇的案子!执行款流水对不上!”
“王总被带走时,兜里有你签的分成协议!”
“电子证据鉴定报告出来了,你伪造的转账记录DPI值是72,真实银行流水是300,哈希值比对结果差0.3,不符合数据一致性要求,技术人员还从你电脑缓存里恢复了27个PS源文件!”
最后一条是张照片,她偷拍的宋明辉常用的钢笔,笔帽裂痕与所有伪造签名的笔锋弧度完美重合,照片背景里能看见她桌上的玉米标本,是老家最常见的“豫玉22号”,穗子上的须子红得像血。
穿制服的人推开门时,宋明辉正往沙发底下钻,踢翻的果盘滚出几个橘子,在穿风衣男人脚边停住。
那人摘下口罩,露出省律协惩戒委员会的徽章,手里U盘的指示灯像只猩红的眼:
“宋明辉,你以为把PS图层合并就没事了?DPI值差了3.7,哈希值校验不通过,所有证据都指向你。”
他翻开卷宗,第一页是26万执行款的流向图,箭头从四个账户出发,最终扎进宋明辉的银行卡——像条追着血腥味的蛇,图旁贴着张他老家玉米地的卫星定位图,是调查时调取的,地里刚种下的玉米苗在图上泛着嫩黄,与他此刻的狼狈形成刺眼对比。
被押出KTV时,玻璃倒影里的宋明辉头发乱如鸡窝,假发片挂在耳朵上。
那枚假钻石领带夹掉在地上,摔成两半,切面折射出包厢里散落的酒瓶,标签上的“非卖品”三个字被酒泡得发胀。
远处别墅区的吊臂还在动,他那套豪宅的落地窗刚装到一半,框架在暮色里像个巨大的铁笼子,栏杆间距与看守所的一模一样。
他盯着那框架突然愣住——间距刚好能卡住一个人的身体,像极了他伪造证据时用的“模板”,看似能套出完美的“合法”外壳,实则早已把自己困在里面,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。
裤袋里的玉米花碎渣漏了一路,在地面拼出条歪歪扭扭的线,像条回不去的路,通往他再也见不到的玉米地。
警笛声里,宋明辉的塑料拖鞋每踩一步都“吧嗒”响,像极了PS保存文件的提示音。
路过家家乐超市时,他看见林晓雨站在冷柜前,手里捏着父亲的死亡证明,背面用铅笔抄着《刑事诉讼法》第56条:“非法证据应当排除”。
字迹娟秀却用力,笔尖划破了纸页,像划开了他最后一点侥幸——可这次,他伪造的所有证据,都成了钉死自己的钉子。
晓雨的帆布包里露出本《法律援助志愿者手册》线上正规配资,封面上她的照片背景是片金黄的玉米地,笑得比阳光还亮,那笑容像把刀,割开了他心里最后一点伪装。(全文免费阅读,可移步豆瓣阅读。网络搜索可见)
发布于:河南省航心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